使用预约制度
建立预约系统:搭建线上或线下的预约平台,如使用实验室管理软件或设置专门的预约登记本。各课题组需提前在平台上登记预约使用时间,以便合理安排实验计划,避免使用冲突。
规定预约时长和提前量:根据实验的复杂程度和一般需求,确定每次预约的最长时间,如 4 小时或 8 小时。同时,要求课题组至少提前一天或数小时进行预约,以便其他有紧急需求的课题组有机会调整安排。
使用权限与责任划分
明确使用权限:根据各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需求,确定其在手套箱内可进行的操作范围。例如,某些课题组可能仅允许进行材料的简单处理,而不允许进行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复杂合成反应。
强调责任划分:规定使用手套箱的课题组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、设备维护以及实验后的清洁等承担主要责任。若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,需由相应课题组负责赔偿和处理。
定期维护计划
制定维护时间表:根据手套箱的使用频率和设备特点,制定详细的月度、季度和年度维护计划。例如,每月进行一次手套的检查和更换,每季度对气体净化系统进行维护,每年对整体设备进行全面检修。
维护记录与档案:建立维护记录档案,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、内容、维修更换的部件以及维护人员等信息。这有助于跟踪设备的运行状况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,并为后续的维护提供参考依据。
日常巡检:安排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或各课题组轮流负责日常巡检工作。每日检查手套箱的外观是否有损坏、气体压力是否正常、手套是否有破损漏气等情况。若发现问题,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。
培训与考核
安全培训:组织所有使用手套箱的人员参加定期的安全培训,培训内容包括手套箱的操作规程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注意事项、应急处理措施等。培训可邀请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或专业的安全培训师进行讲解。
考核与授权:在培训结束后,对参与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考核。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获得手套箱的独立使用授权,未通过考核的人员需在授权人员的指导下使用。
安全设施配备与检查
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:在手套箱附近放置灭火器、急救箱等应急救援设备,并确保其处于有效期内且可正常使用。同时,安装通风系统、气体泄漏检测报警器等安全设施,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气体浓度,一旦发生泄漏及时报警。
定期安全检查:由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定期对手套箱及周边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检查内容包括安全设施的功能是否正常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,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。
耗材管理
建立耗材清单:统计手套箱日常使用的各类耗材,如手套、过滤器、镊子等,建立详细的耗材清单。各课题组在使用后需及时记录耗材的使用情况,以便及时补充。
耗材采购与分配:指定专人负责耗材的采购工作,根据各课题组的使用需求和库存情况,定期进行采购。采购的耗材应统一存放,并按照各课题组的预约使用时间进行合理分配。
气体管理
气体供应与监测:确保手套箱的气体供应系统稳定可靠,定期检查气体钢瓶的压力、气体纯度等指标。安装气体流量监测装置,实时掌握气体的使用情况,避免气体浪费或供应不足。
气体更换与处理:根据手套箱内的实验需求和气体消耗情况,及时更换气体钢瓶。对于使用后的废气,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,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监督小组:成立由实验室负责人、技术人员和各课题组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,负责监督手套箱的使用、维护和管理情况。监督小组定期对使用记录、维护记录、安全检查记录等进行审查,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得到有效执行。
沟通与协调会议:定期召开各课题组的沟通协调会议,收集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,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。会议可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,重点讨论手套箱的使用安排、设备维护需求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,促进各课题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。
地址:北京市怀柔科学城乐园大街9号
电话:400-086-8156